除菌、抗菌、殺菌產品五花八門,如何分別差異?

COVID-19在全球疫情不斷蔓延,許多防疫產品隔空出世,聲稱具有強大功效及如何與眾不同,是這些產品真的那麼厲害還是只是行銷話術呢?其實只要看懂上面標示的專業用字,就可以安心選購適合你的產品。

除菌/抗菌/殺菌,差一個字用法完全不同

首先要釐清這三種的定義:除菌是能「有效減少細菌」、抗菌是「抑制或阻止細菌繁殖」,殺菌則是「殺滅細菌及微生物」;而能夠除菌的商品,市面上常面的有酒精、洗沐產品等,都是經過洗滌或擦除來帶走細菌,可能會殘留微量約1%的微生物,殘留的細菌也會繼續繁殖;然後抗菌的產品種類就相當多元,從肌膚保護到我們使用的砧板、紙巾都可以添加有效抗菌成份,雖然能抑制或阻止細菌繁殖,但無法減少已存在的細菌數量;最後是可標示殺菌的產品,大多是醫藥或含藥成份的化妝品才能使用,目的是為了讓目標細菌及微生物完全滅絕不留活口,只要遵守使用方法即可。

進一步來說,這三者的差異在於「要解決什麼樣的菌問題」,比方說有些肥皂、沐浴乳等洗潔用品,上面提到的除菌是指,透過清洗幫助你洗掉表皮上99%的細菌及微生物,但其實在一般生活中,只使用清水加一般肥皂或洗手乳,其實就能達到接近或相同的功效。

所以,並不是只要提到菌的商品就能夠解決困擾你的「菌問題」,評估用途在進行購買才是理智的消費方式。

預防病毒感染,除菌(消毒)與殺菌有何不同作用

前面有提到,除菌是在將環境中的微生物數量減少到安全或無影響的水平,就是經過消毒過後的環境仍是有可能存在細菌、黴菌等微生物,但是它們的數量並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影響,使用酒精、漂白水作手部清潔或是物品的消毒便是例子。而殺菌通常會用在醫療及實驗用途,目的是確保環境中沒有任何微生物的存在,會需要使用到此種處理的情況如用於病患傷口治療的器具或耗材,避免醫治過程中的感染等狀況。

所以在一般的日常生活,進行確實消毒環境及手部,即可預防病毒傳播。

乾洗手有效嗎?

臺灣今天夏天不但疫情升溫、缺水情況也升溫,經常無法隨時隨地找水源洗手消毒,所以乾洗手的需求也大增。

市售乾洗手成分主要分為含酒精和不含酒精 2 種,並且以酒精類佔多數(酒精含量約70%至75%為最有效);而非酒精性的乾洗手液,使用者多為會產生酒精過敏及孩童等皮膚易敏感的族群,主要是藉由添加具殺菌功效的化合物,例如三氯沙(triclosan)、三氯卡班(triclocarban)等來消毒,這兩種抗生素化合物一般可以在肥皂、牙膏,或是一些有抗菌標示的產品中找到。

特別提醒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曾指出,長期過度接觸三氯沙,恐有刺激皮膚、干擾人體荷爾蒙分泌、損害免疫系統的疑慮,建議在使用前務必要謹慎挑選!

而酒精性乾洗手液只能針對具有外套膜的病毒發揮功效,例如新型冠狀病毒。但像腸病毒、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或一些會產生孢子的細菌,由於不具有外膜,所以並不適用。

最後提醒大家,不是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「菌」都除滅才是安全的,因為有些生活上的微生物存在,反而是保護環境或身體機能的平衡,一昧選擇有除菌、抗菌效果的產品,長時間可能只會造成健康及生態的傷害。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