黴菌的領域陌生又恐怖?告訴你:掌握生活3大要點,發霉不再怕!
環境當中的黴菌其實是無所不在的,但為何大多產品檢驗及防護都是針對細菌而不是黴菌呢?而黴菌又是如何在生活當中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呢?今天要告訴大家:
1. 空氣中其實一直充斥著黴菌,黴菌非常輕巧微小,要讓它完全消失是很困難的,但要讓物品不發霉卻是有可能做到的哦!
2. 而酒精是透過遵守某個簡單的原理,就能達到有效抗菌防黴的效果!
3. 然後是食物發霉還能吃嗎?告訴你,食物發霉後就算只有一點點,也千萬別吃啦!
最後是市面上的產品為何總是重視細菌檢驗、很少對於真菌的檢驗項目,也將一併為各位解密!
首先要跟大家建立一個觀念:黴菌的特性是以孢子的狀態在空氣中移動,這時是無害狀態,但當座落物體表面又遇上適合的環境時,孢子便會長出菌絲、分泌出代謝物質,這時就可能會產生黴菌毒素,並出現肉眼可見的霉斑(變色),食用這些黴菌代謝物會有什麼危害呢?以食物來說常見的就像是黃麴毒素,食用保存、製作不當的花生、咖啡,就會開始有心悸、嘔吐的情況發生,這就是黃麴毒素中毒現象。
無法消滅生活中的黴菌,那我該怎麼避免危害?
在家中比較常見的發霉環境通常在浴室及廁所,因為它足夠溫暖及潮濕,是最佳生長場所,而像客廳通常是家中最明亮、通風且乾淨的環境,基本就比較少發霉,而越接近浴室及廁所的空間,當然發霉機率也會提高。想要避免這些環境成為發霉的溫床,要先暸解他們會成為黴菌生長舒適環境的原因,浴室的濕氣就來自於洗澡時的大量水份,廁所則是因為通風處通常只有入口及向外的小窗戶,基本上都是通風不太好及潮濕的環境,當然黴菌孳生的機會就更大,且廁所通常不是每天刷洗,當潮濕累積了一個禮拜,霉斑可能就出現了。
而家裡的衣櫃、櫥櫃也是很經典常年不通風的環境,當經過比較潮濕陰冷的季節後,不通風的空間加上累積的濕氣,就可能會在下次打開時,在衣服、皮件、皮衣、物品上看見霉跡斑斑。
有些人會認為使用電風扇吹乾浴室、廁所的地板,就能達到除濕的作用,實際上只是把看得見的水變成看不見的水珠、凝結在空氣裡而已,水氣還是存在的,可見使用電風扇是不夠的,還要使用除濕機才能有效降低空間溼度。
常接觸皮膚的擦手巾、洗臉毛巾,也是很容易發霉,最好平常就放在通風環境,又或是用完就直接拿去晾曬,才能降低發霉機會,若還是發霉,也不能排除可能是毛巾沒清洗乾淨。
從以上得知,管理家裡的濕度是很重要的,我們都知道黴菌喜歡的濕度是60%以上,所以我們可以在家中最潮濕的空間放置濕度計,當濕度升高時,就開啟除濕機來維持空間的乾燥,若是在有櫃子的空間,記得要把櫃子打開,因為櫃子沒有打開,累積的濕氣就不會流動、濕氣降不下來,黴菌可能就會慢慢長出來了。就像很久沒拿出來的衣服跟書,上面會出現黃黃的痕跡,那就是濕度過高、保存不當的微量發霉造成的黴斑。
順帶一提,YCM的防霉/抗菌貼紙在有濕氣的地方,依然可以達到防霉/抗菌的效能,不會被影響,但乾燥劑只要吸飽空氣中的水份,就不再有效用。
酒精並非萬靈藥,正確使用才能抗菌又消毒
去除黴菌與細菌,酒精的正確作用時間是30秒。之前有介紹過酒精為脂溶性,可以利用黴菌、細菌的表面構造與之吻合後,透過擦拭帶走,同時其揮發特性,也會帶走物品表面的水份,就如同用完餐後想清除手上沾到的油污,一般會使用肥皂洗手,過程中泡泡內的表面構造會油污結合,再用清水沖洗帶走,酒精與細菌、黴菌就像是這樣的關係,若只用清水是無法完全去除沾附在手上、物體表面的細菌及黴菌的。
再舉個例子,實驗室內經常要清洗裝過黴菌的容器,只用清水沖洗,就會發現孢子全浮在水面上,像白胡椒浮在水面那樣,因為孢子為疏水性,不與水相溶,但透過酒精的脂溶性,就能輕易與孢子表面結合、帶起來,所以可以在物品表面噴酒精後,並且記得一定要同一個方向重覆擦拭,就能將細菌、黴菌乾淨的從物品表面帶走。
會說可以用酒精噴手消毒,是因為酒精有讓微生物脫水的特性,並且對我們的手也會有同樣效果,所以經常性使用酒精噴手後通常會覺得乾燥。
另外坊間也有流傳使用鹽水可以除霉的做法,其原理基本上也是讓微生物脫水後死亡,以製作泡菜為例,泡菜在浸泡的過程中會產生脫水逐漸萎縮、脫水,說明鹽水在浸泡過程中具有明顯脫水效果,這只對部份的微生物具有作用,甚至有些細菌與黴菌對於這樣的環境還是具有抗性,離開鹽水以後,物品晾乾,微生物還是可以繼續在表面存活,因此泡鹽水的效用並不比使用酒精來得有效用。
食物珍貴別浪費…但食物發霉還能吃嗎?
發霉過的食物不能吃!不能吃!不能吃!很重要所以講三遍。
在過年、過節時中國人常拿來祭拜用的年糕、發糕,在拜拜結束後經常都會發霉,很多人都會把發霉的地方削掉,就拿來正常食用了,但這樣是不行的!因為黴菌的菌絲為了獲取更多養分是會一直生長、拓展,並且我們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,所以就算把可見的部分切掉,也只是去除整株黴菌已經產生孢子的部分,裡面可能也已滿佈菌絲,所以只要發霉過的食物,基本上就不要吃了。
平常家裡的食物要保存,最好還是注意水份與衛生的管理,我們都會使用袋子、保鮮盒再放進冰箱,也知道要注意容器是否乾淨,但以塑膠袋來說,若無標示用於食物保存的還是不建議直接接觸食物做包裝,因為不知道袋子製程是否經過衛生把關或滅菌處理。若是使用容器也一定要確認清洗乾淨並擦乾,才不會有造成食物發霉、腐敗酸掉的機會,在裝食物的過程中,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也要盡量縮短,更要避免說話時噴口水或其它髒東西掉進去的可能,快速裝填後放入冰箱,並減少開關容器的次數,才是維持食物新鮮不二法門。
最後想跟大家聊聊:高溫殺菌能殺死黴菌嗎?事實上,黴菌透過高溫未必能殺死,黴菌比細菌耐得住環境變化,黴菌的孢子就像植物種子一樣,外殼堅硬保護內部,一般時候維持休眠,耐得住高溫或乾旱的環境變化。
食品相關的檢測大概都是以細菌居多,因為最快也最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元兇大多是細菌,根據台灣食品檢驗公告方法,以檢測細菌項目居多,對真菌做檢測則較少,以之前知名的某汽水飲料食安事件為例,剛開始以細菌為對象進行檢測,結果皆為合格,問題延燒了四個月後,以真菌檢驗方法進行才找出禍首是酵母菌,並發現在產品中大量超標。
為什麼檢驗公告方法會以檢測細菌項目居多呢? 這是因為,在食品領域來講,細菌產生的問題會比黴菌來得多,我們在先前也有提到過,細菌繁殖的速度也比黴菌快得多,可以說在食品發生發霉問題以前,可能就會先因細菌而發生腐敗,所以食品檢驗都以細菌量為重點項目。
發表評論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Feel free to contribute!